返回列表 当前位置: 首页 > 趣宝新闻

婴幼儿奶粉中杀菌剂和有害油脂对健康有何影响

优恪网推出的2段奶粉检测结果让无数父母揪心不已,报告发布几天来,我们的微信后台都快被刷爆了,爸妈们特别想知道我们检出的这些有害成分对宝宝健康有什么影响。优恪君本着责任消费的态度,抛开众奶企避重就轻的无端质疑以及暧昧回复,为您还原客观真实的科学说法。

需要强调的是,优恪此次也检测了中国国标内规定的部分项目,这9款奶粉都符合标准。对这些尚未被政府纳入监管的风险物质,科学界有意见认为对人体的危害有限。本着对消费者负责、对婴儿食品要求更高的态度,优恪网还是建议消费者选择更健康、更安全的婴儿奶粉,敦促厂家进一步提升生产技能,减少甚至消灭在婴儿奶粉中的有害残留物。

奶粉中的消毒剂和有害油脂对宝宝有什么影响?最全面的科学分析在这里!

随着优恪网(okoer.com)婴儿配方奶粉(2段)测评报告的独家发布,这份“沉甸甸”的结果也牵动着国内无数奶爸奶妈们的心——买到评级较好奶粉的家长,庆幸之余也难掩担忧,毕竟,根据此次优恪发布的2段奶粉综合评级结果来看,检测的9款奶粉中最高评级也仅为B(良)。这些有害物质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健康影响?看完这篇你就全明白啦!

季铵盐——误入奶粉的杀菌剂

针对婴儿配方奶粉,优恪网检测到当中含有2种此前未曾关注的有害成分——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DDAC)和苯扎氯铵(BAC),看不懂?没关系,直接pass,只要记住它们属于一类被称为“季铵盐”的化合物即可。

什么是季铵盐?

季铵盐(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是一类常用的广谱抗菌消毒剂,能够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和艾滋病毒)、真菌和霉菌。

季铵盐有何用途?

由于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广泛应用于家庭、医院、医疗设备、泳池、餐厅等多种环境的消毒灭菌领域,在食品工业生产过程中,它可以有效保证生产环境的卫生状况,因此更为常见。

季铵盐为何出现在奶粉中?

如上所言,为了保证奶粉的品质,避免微生物污染,企业必须针对生产过程中原、辅料所接触的全部媒介(操作平台、容器、工具等)进行消毒灭菌,而在此项目检测中,以可瑞佳金装较大婴儿配方奶粉2段为首的5款“问题奶粉”,很大可能是由于奶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含有季铵盐类成分的消毒清洁剂未被彻底冲洗,从而残留在奶粉之中。

优恪也查阅了2014年新西兰(也是可瑞佳奶粉的原产地)初级产品部关于乳制品的报告,里面提到由于每次挤奶后牛的乳头都需要杀菌消毒,因此过去几年中一直都能在奶制品里发现季铵盐化合物残留,但残留量并未达到危害公众健康的程度。

季铵盐有何不良后果?

虽然季铵盐类化合物作为杀菌剂成分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但是,由于目前暂时缺乏关于人体暴露及其影响的相关数据,因此,尚无法对其建立完整的毒理学评价体系。

然而,针对季铵盐的毒性,美国环保署认为DDAC主要通过口服和吸入进入体内,对眼睛及皮肤具有极强的刺激性。此外,根据2014年发表于权威科学期刊生殖毒理学(Reproductive Toxicology)的一份研究报告明确指出,含有季铵盐的杀菌剂对于小鼠的生殖系统能够造成明显地损害。

氯丙醇——可能的人类致癌物

在有害油脂这一检测项目中,9款奶粉全部“折戟”——我们根据奶粉厂商的喂养建议,计算出一个婴儿每天摄入有害油脂的量,所有9款奶粉都超过了世卫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每日耐受摄入量。而这些有害油脂被宝宝摄入体内后,在消化过程中会水解产生2B级别的“可能的人类致癌物”——氯丙醇(3-MCPD)。

什么是3-MCPD?曾在哪些食物中出现过?

3-MCPD(3-氯-1,2-丙二醇)作为污染物,曾在酱油和酸水解植物蛋白中被检出。此后,在许多食物和原料中都检出过低剂量的氯丙醇,包括面包、面条、饼干、咖啡、肉类、奶酪、咸鱼等。

3-MCPD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欧洲食品安全局等国际权威机构认为,如果能将食物中的氯丙醇摄入量长期保持在较低的水平,那么对健康基本不会造成明显危害。但是,考虑到这些机构的健康指南基本上是以成年人为评价对象而进行的调查研究,而宝宝的各项生理功能、内脏器官相对发育不完全,因此,面对奶粉中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我们有理由要求奶企应当严格控制其产品中有害油脂的残留量,毕竟,从技术角度完全有可能实现有害油脂“零残留”。

宝宝是家庭、社会的未来和寄托,没有一个父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摄入任何一类含可疑毒性成分的奶粉,而这也是优恪风险评估的核心价值所在——防患于未然,始终是我们恪守的原则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