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当前位置: 首页 > 趣宝新闻

婴幼儿奶粉抽检引争议 被曝光企业集体喊冤

国产婴幼儿奶粉集体上了头条。

5月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2014年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检测结果,抽检样品1365批次,不合格样品48批次,不合格产品被责令召回,2家企业因此失去了婴幼儿奶粉许可证,十家企业停产整改。

这一消息公布后,在大多数微信圈产生了狂欢式传播,成为公众谈论的热点话题,引起乳品行业轩然大波。在一片唾骂中,被曝光企业集体喊冤,他们真的很冤吗?红网记者采访了湖南省孕婴童用品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曾满城和几家国产乳制品企业相关负责人,并与食药部门有关负责人进行了沟通。

现象:抽检结果疯转 几家欢喜几家愁

这次抽检信息公示,引起媒体和微博以及微信朋友圈“狂欢式”的传播,曾满城认为,这种所谓“狂欢式”传播,主要是发生在四种人身上。一种是洋品牌奶粉的经营者。目前,国产品牌和洋品牌各占半边江山,从质量上来讲,洋品牌质量略高于国产品牌。而洋奶粉的部分经营者们,为了抬高自己,打压他人,自然加入到“狂欢”大军。第二类“狂欢者”是国产品牌中的合格品牌,他们当中一部分企业为了证明自己“胜人一筹”,于是也加入了“相煎何急”的行列,出现了“同行贬同行”的现象。第三类传播者是媒体和微博,这是部分媒体人和“公知分子”一种本能,是为了“抢新闻”、“博眼球”。第四类是微信朋友圈,大家互相转发,无非是对事件表示关注,同时提醒圈中朋友不要消费已公示的不合格产品。

“这四类‘狂欢者’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是恶意还是善意,给整个国产奶粉行业都是一个无情打击。对这类客观存在、无法更改的情况,我们一方面呼吁‘狂欢者’们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全局观,善待竞争者,宽容有瑕疵的产品,共同关心、爱护和扶持民族品牌的成长。其实从这次抽检的结果来看,不合格率只占3.2%,说明绝大多数国产品牌是过得硬、信得过的。”曾满城说。

协会:“马后炮”式的公布会误伤企业

就本次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公布抽国产奶粉检测结果,曾满城认为,从行业监管的角度看,有问题就应该公示,就应该引起重视,就应该整改,尤其是婴儿奶粉,它牵涉到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产品质量问题更应该警钟长鸣。

“但任何一种监管行为,都应以爱护行业发展,支持企业成长,着眼民族品牌复兴为前提,都应该在公平合理的维度下进行。”曾满城说。他认为,国家食药监管总局选择在最近公布抽检结果,感觉在时间上拖得稍久。这部分产品大都在去年11月之前就完成抽检了,为什么要拖到半年之后才予以公布?

他说,这么长时间会发生很多状况。对于那些真正做产品的企业来说,他会认真整改,变不合格为合格,变部分不合规范为全部符合规范。如果监管机关选择在这个时候来一“闷棍”,不但起不到警示的作用,反而会误伤一些企业,造成这部分企业吃“哑巴”亏。这种“马后炮”式公示也容易引起整个行业的反弹。

企业:公示不应该搞一刀切

宜品乳业汇滋力有机奶粉事业部总经理肖志华告诉记者,他们公司的汇滋力有机奶粉在2014年全年的所有抽检中全部合格,因此,受这次公布抽检结果的影响比较小。尽管置身事外,他还是认为对于国产乳制品企业来说,这确实是一个不好的消息,很多企业被“误伤”。

“国家定期例行检测是很有必要的,对质量监管严格是一件好事。但我认为,这种处理方式有待改进。比如一月份的检测结果,二月份就及时公布,如果存在异议,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重新核定,再行公布,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口水战’。”肖志华说,“国家食药总局公布的时候,可以提供一个官方统一口径,将事实客观地阐述清楚,避免部分媒体胡乱转载炒作。”

而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国产乳制品企业负责人李先生(化名)向记者透露,他们公司就是被检测结果与公布检测结果的时间差“误伤”的对象。去年11月份抽检,该公司产品包装上的标识值与检测结果稍有偏差,并立即进行了整改,但今年的不合格名单里仍然有他们公司。

“有问题是要改,这是大家都支持的,也是件好事。但我认为这种公示过于简单,有失公平、公正。一是公布时间不及时,二是在检查过程中对各项指标没有区别对待,搞‘一刀切’。”李先生建议,在检测过程中,发现风险指标有问题的,如非法生产、产品里含有毒物质等,则要立即公布,并停产整顿,甚至吊销营业执照;对非风险指标的检测有问题的,如产品包装上的标识值不在标准范围内等,也要立即公示,并予以整改,但不应该和前者在一个平台公示,因为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对此,曾满城也认为,首先抽检要安排好时机和梯次。抽检最好是当年抽样、当年检测,当年公示,中间间隔太久,会使监测效果大打折扣。当抽检数量很大时,可分批次进行,抽检一批,公示一批,不需等到全部检测完了才公示。每个检测结果出来后,要给企业复检的机会,复检的法定时限也就是15天。其次,公示最后要分两个层次予以区别对待:一是明显不合格,主要指标达不到标准,属于有严重缺陷的产品,对这一类企业要严肃警示,强制整改,该公示的就要公示。另一类是产品质量存在轻微瑕疵,例如标示不符或可立整立改的问题,应着眼于企业自行整改。对待国产乳制品市场,业内看法是,一要规范,二要扶持,规范的落脚点还是扶持。这样,公布信息才能达到既警示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又不至于引起整个行业不良反响的目的。

“监管部门不能为公示而公示,应建立完善的企业档案,看企业的文化、规模、实力、产品质量的整体状况,以及本次不合格的程度,可能引起的后果等等,进行综合分析。对一些优质企业偶尔发生的质量小问题,还是以限期强制整改为主。”曾满城建议。

食药监部门:全程追溯体系加紧建立中

对于此次公示行为企业的诸多质疑,红网记者尚未得到湖南省食药监部门的正式回复。

但是从食药监部门近来年的一系列动作和近期媒体相关报道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婴幼儿食品的管控将越来越严格。

2014年以来,国家多部委出台了十几道“紧箍咒”,分别对国产和进口奶粉进行了严格审核和管控,原有133家国产奶粉企业中,仅不足百家通过。2015年10月即将开始实施的新食品安全法中,更是将婴幼儿奶粉的配方管理注册制、禁止分装等规定上升至法律高度。一系列监管措施均表明,在这一特殊市场,严控质量永远是企业生存的第一要务。

据有关媒体近期报道,上海市食药监局副局长顾振华表示,“奶粉生产的产业链条长、需要添加的辅料及营养添加剂较多,加强全程监控,建立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追溯系统非常必要。”顾振华还补充道,理想的状态是能追溯到最上游,奶源来自于哪个牧场、哪头牛,甚至这头牛的姓名和健康状态都能显示,这还有待加强监管倒逼企业全程严控。

国家食药监总局提出要求:“建立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信用档案,主要记录企业的生产许可信息、监督检查信息、产品监督抽检信息、消费者投诉举报的处理情况,以及违法行为的查处情况等。”

红网记者从亚华乳业相关负责人了解到,在“黑榜”公布之后,作为当地行政主管部门,湖南省食药监局多次与亚华乳业进行了沟通交流,了解生产经营情况,也做出了一定的积极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