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市场需求旺盛,供给不足既是问题也是机遇。2012年我国儿科门诊人次达到1.76亿,旺盛的需求催生了千亿级的儿童用药市场。横向比较,我国儿童人均药品消费金额不到美国的1/10,彰显了巨大的市场潜力。由于儿童药代动力学研究不足、研发成本高导致儿童用药研发不足。儿童药错误的定价机制导致原本不足的供给进一步萎缩,无法满足旺盛的市场需求,临床缺乏儿童专用品种、剂型和规格,但供给不足既是儿童药市场的问题所在也是机遇所在。
四因素驱动产业发展,儿童用药行业迎来政策利好。1)环境污染:空气和水体的污染是直接导致儿童呼吸和消化系统常见病高发的直接原因之一,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儿童发病率有增无减。2)二胎政策改善儿童人口下降趋势:单独二胎政策的落地保证了未来若干年我国儿童人口数维持在2.2-2.5亿间,人口红利可期。3)高端药扩容是趋势:随着疾病谱变迁,儿童药市场结构逐渐调整,以神经系统用药为代表的高端药增多,市场容量将进一步扩大。4)政策利好:因为我国儿童用药市场的症结在于定价机制不合理,所以美国的儿科独占政策(更多的是激励了重磅药品的研发)不适合我国情况,而《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的颁布通过降低儿童药研发的成本与风险、提高儿童药利润空间和促进安全合理用药这三方面的作用,有望彻底解决定价机制失当导致的儿童药供给不足问题。
针对儿科用药特点的品种和剂型将大有可为。1)儿童呼吸、消化系统用药及营养补充剂的市场规模最大且增速较快,CAGR分别达到22.35%、13.56%和10.35%,针对上述三市场的药品可能诞生大品种。2)中成药毒副作用小,品种一旦获得市场认可,患者的粘性便很高,且容易形成独家品种(剂型)增强竞争优势。3)针对儿童用药的剂型以颗粒剂(散剂)和口服液(滴剂)为主,是药企未来研发的方向之一。4)儿科属于较大的科室,具有全科用药的性质,因此品种丰富的药企在儿科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降低营销成本,提高患者对品牌药的依赖性,最终实现规模优势。